- · 职业教育研究版面费是多[10/07]
- · 《职业教育研究》投稿方[10/07]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封面格式(职称论文怎么写)(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为学生提供服务和实施必要管理的常设职能机构,在就业指导中承认人的个性结构存在客观差异,强调心理因索在职业选择中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为学生提供服务和实施必要管理的常设职能机构,在就业指导中承认人的个性结构存在客观差异,强调心理因索在职业选择中的匹配作用,重视心理测量技术的运用和问题的诊断。四川师范大学早在2005年就引进了“智尊大学生职业倾向在线测评系统”,为在校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职业定位、专业能力、性格特征等评估,在职业指导中为每个学生提供了第三方评价报告,帮助大学生技能型准确的职业定位。目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家“211工程”大学90%以上都为学生提供了免费的在线测评。《职业》杂志和搜狐等网络机构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有具体的规划。[7]
四、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淡薄;
(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师资队伍素质不高;[8]
(三)自我分析不足,不能准确审视自己;
(四)生涯规划方向不明,服务层次较低;
(五)社会实践经验缺少,对职业环境了解不足;[9]
(六)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局限和职业准备缺乏;
(七)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重视不够;[10]
(八)规划缺乏可行性,执行力度不足;[11]
(九)职业目标比较模糊,时常抱有投机心理;
(十)价值取向有失偏颇,较多倾向经济因素;[12]
(十一)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体制不完善;[7]
(十二)职业生涯规划好高骛远,路径设置不合理;
(十三)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策略实施缺乏针对性;
(十四)面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勇气挑战。[13]
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
(一)忽视职业生涯规划;
(二)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选择;
(三)职业生涯规划急功近利;[14]
(四)过于追求所谓的“最佳规划”;
(五)“唯目标论”。[15]
六、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途径
1.政府方面
(1)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政策;
(2)加强政府对就业市场的管理和完善;[16]
(3)加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普及;[8]
(4)完善社会引导体制,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7]
2.学校方面
(1)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发挥好引导作用;
(2)搭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网络资源平台;[8]
(3)贯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4)加强职业咨询和生涯规划测评建设力度;
(5)建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9]
(6)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全程化;
(7)构建社会实践体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11]
(8)引导大学生正确评价自我,进而营造职业化氛围;
(9)拓宽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来源渠道, 建立加强职业意识的体系;[17]
(10)不断评估反馈,适时调整规划;[2]
(11)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协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定位;
(12)加强和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18]
(13)调整高校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育模式;[16]
(14)与社会配合,共同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19]
3.学生个人方面
(1)大学生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培养综合的竞争能力;[11]
(3)大学生要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4)了解市场需求,增强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7]
(5)全方位提高综合竞争所需的专业技能;
(6)在实践中培养现代职场必备的心理素质。[16]
七、结论与思考
学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最终还要大学生认真对待,积极思考,经常性的思考,才会产生积极效果。
从进入大学起,大学生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为迎接未来的就业挑战,每个人的自身资源不是高考成绩,不是家庭背景或金钱,而是时间和精力。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哪里,哪里就会有进步。因此,只有大学生尽早地进入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审时度势,随时寻找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差距,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完善自我,才能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取得先机,以最佳姿态迎接自己能够胜任的社会职责。
文章来源:《职业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zyjyyj.cn/zonghexinwen/2022/1207/800.html